509 发表于 2011-5-17 17:29:16

《道德经》全文及释义(第七章下)

感谢竞争对手

老子说:“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”引申到企业管理就应该把一句传统的商业名词“竞争对手”改为“竞争伙伴”。

竞争就是帮助别人提高,同时也是激励自己提高。只有通过不断的竞争,才能使全行业的水平不断提高。全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,就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。我们不能把竞争简单的理解为“你死我活”,而应该理解为“互利互惠”“共创辉煌”。所以“竞争对手”应该改为“竞争伙伴”。


中国的市场经济时间不久,企业中还存在“龙蛇混杂”的现象,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。企业间互相拆台、互相诋毁,市场竞争没有做到共利共荣,相反还出现了两败俱伤的局面。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,还没有来得及共同面对,内部就已经先打起来了,结果让外商坐享渔翁之利了,同时还有损了国威。

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,市场规则会限制住不平等竞争,那种共利、共荣、共发展的良性竞争,必然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。全国人民都在“中国移动”和“中国联通”的竞争中受益了。早十几年,手拿“大哥大”就是身份的象征,今天如果有人手拿“大哥大”,在大街上大声打电话的话,可能要被人笑掉大牙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一对竞争伙伴,在给全中国人民带来实惠的同时,自己也得到了飞速发展。

中国加入“世贸组织”的时候,全中国人民都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捏着一把汗。那时候,中国的老百姓还认为家用汽车只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望。几年过去了,中国的汽车工业,非但没有自生自灭。恰恰相反,还得到了飞速发展。四通八达的公路上,飞速奔驰的是95%的国产车。“一汽”、“二汽”、“上汽”这三个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主流的竞争伙伴,在竞争中茁壮成长起来了。
蒙牛总裁牛根生深谙竞争与合作的道理。记者采访他时问道:“您怎样理解伊利和蒙牛的市场竞争,一定得分个输赢还是讲和为好?”牛根生答道:“竞争只会促进发展。你发展别人也发展,最后的结果往往是‘双赢’,而不一定是‘你死我活’。一个地方因竞争而催生多个名牌的例子国内外都有很多。德国是弹丸之地,比我们内蒙古还小,但它产生了5个世界级的名牌汽车公司。有一年,一个记者问‘奔驰’的老总,奔驰车为什么飞速进步、风靡世界,‘奔驰’老总回答说‘因为宝马将我们撵得太紧了’。记者转问‘宝马’老总同一个问题,宝马老总回答说‘因为奔驰跑得太快了’。”
在牛根生的办公室,挂着一张“竞争队友”战略分布图。牛根生说:“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,应该称之为竞争队友。以伊利为例,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,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牌子,蒙牛、伊利各占一半。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品牌,但我们还有一个共有品牌‘内蒙古草原牌’和‘呼和浩特市乳都牌’。伊利在上海A股表现好,我们在香港的红筹股也会表现好,反之亦然。蒙牛和伊利的目标是共同把草原乳业做大,因此蒙牛和伊利,是休戚相关的。”
我所在的行业,市场竞争还停留在低级竞争阶段,由于我总结出了“集体营销”“合同评审”的营销理念,和“品位服务”的服务理念,在市场竞争中体现了明显的优势。
我公司派驻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,从不请客吃饭,而为客户提供的是高品位的技术服务,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。在甲方的年终表彰会上,我公司派驻的工程技术人员,被评为“优秀工程师”、“优秀服务人员”、“优秀项目部”等荣誉。

但是,我发现这些派驻人员,经常诋毁我们的同行企业。问之,答曰:他们(指同行企业)经常在甲方面前放我们的“烂药”。我们所在的行业,大多数企业还是传统的营销方式,所以他们的业务员大多都擅长市场公关,而对技术知之甚少,在市场竞争中,真正要“亮绝活”的时候,他们往往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。他们又不愿意向本企业求援,因为一旦告诉企业自己“这不懂、那不懂”的话,耀武扬威的经销精英的面子将挂不住,这正是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所在。面对能文能武竞争对手的时候,当然会想尽办法诋毁。其实,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“弱势群体”。
由于我提倡“技术经营”(后面文章有详细阐述),所以我公司的业务员大多懂技术、懂市场。他们大多可以即进行市场运作,又可以提供技术服务。
于是,我脑海里开始酝酿“竞争伙伴”的概念。我要求我公司的业务员和工程技术人员,帮助我们的竞争对手。我告诉他们:“他骂你,你帮助他;他还骂你,你还帮助他;如果他还要骂你的话,除非他不是中国人投的胎。”我要求我公司的业务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到这一点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效果非常明显。在市场竞争中,凡与我公司打过交道的企业,再也没有诋毁我公司的现象发生了。在局部范围内实现了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。

企业家应该明白,竞争不是坏事,竞争就意味着推陈出新,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。应该感谢那些勇于创新的竞争对手,他们才是促进我们企业发展的好朋友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道德经》全文及释义(第七章下)